fenghuang,www久久精品,特级黄色网,亚洲第一精品在线,欧美三根一起进三p视频,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代表攜手托起群眾致富“金飯碗”

2020-11-16 16:47:30   

b8209132381063a9940113c95d46b2f7.jpeg

張亞建(右)在蔬菜大棚中仔細查看西紅柿的長勢。

記者 雷魏添文/圖

如果不是因為脫貧攻堅這項重任在肩,郝春俠和張亞建這兩位省人大代表或許并不會產生什么交集。但如今,他們卻成了脫貧攻堅戰(zhàn)線上最密切的“戰(zhàn)友”。兩人的“強強聯合”,也讓銅川市耀州區(qū)的群眾捧起了致富奔小康的“金飯碗”。

深秋的耀州,沮水微瀾、香山紅遍,石柱鎮(zhèn)西古莊村這座隱于山間的小村落里果香四溢。11月3日一大早,村民羅清民便忙著打掃自家的院落,準備開門迎客。如今他經營著一家農家樂,看著眼前整齊潔凈的小院,再回想起2016年的生活,羅清民的干勁更足了。

2016年,羅清民罹患胃癌,手術化療前前后后花了18萬元,報銷后還欠5萬多元的外債,羅清民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手術后干不了重活,那會兒根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得知這一情況后,村黨支部書記郝春俠聯系協調資金3萬元,幫助羅清民辦起了農家樂。

“開了農家樂后,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元,再加上村集體每年分紅2000元,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也更有盼頭。”羅清民高興地說,“這不,今年我們家種的蘋果又賣了5萬多元,不僅脫了貧,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蘋果不僅是羅清民家的“致富果”,還承載著整個西古莊村致富的希望。西古莊村地處蘋果優(yōu)生區(q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擁有悠久的蘋果種植歷史。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受制于閉塞的交通和落后的種植技術,雖然種植面積不小,但果品質量差、產量低、銷售難,當地群眾始終過著“借著吃”的苦日子,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僅600余元。

“我們絕對不能抱著‘金飯碗’討飯吃!”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身兼省人大代表和村支書雙重身份的郝春俠開始著手改變西古莊村的產業(yè)發(fā)展狀況。“一方面,要改變品種,改良種植技術。過去村民種的都是老果樹,甚至還有像‘秦冠’這樣在市場上幾乎被淘汰的舊品種。另一方面,要依靠蘋果致富,就必須建成統(tǒng)一的示范園,成立統(tǒng)一的專業(yè)合作社,建造專業(yè)化的冷庫,進行示范種植和種植托管,徹底解除果農們的后顧之憂。”

在郝春俠的帶領下,幾年間,西古莊村的蘋果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建成了高標準雙矮蘋果示范園,成立了西古莊村文王山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全村蘋果種植面積達1620畝,帶動153戶589人增收致富,于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36萬元。而在這個過程中,另一位省人大代表張亞建也在默默貢獻著、付出著……

11月3日下午,在耀州區(qū)馬咀農莊的蔬菜大棚中,張亞建正與農莊負責人黃維光仔細檢查著今年試驗栽培的西紅柿新品種。“枝葉長勢都不錯,營養(yǎng)液要繼續(xù)用,到時候產量、口感肯定都沒問題,放心吧。”張亞建信心滿滿地說。

張亞建是銅川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所長,近年來,為了讓農村貧困群眾高質量脫貧,他始終在尋求有效提升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路徑,真正實現生態(tài)興農。

“土壤是非常關鍵的,土壤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量質量自然會提升,收入就有保障。這幾年,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高效農業(yè)技術推廣。像這種營養(yǎng)液就能大幅度、迅速提高土壤有機質,無論是對普羅旺斯西紅柿,還是西古莊村的蘋果,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張亞建說。

2019年,張亞建還在陳坪村的櫻桃園開展了生物質有機營養(yǎng)水肥一體化示范建設,促進了果實單果重和糖度的增加,使當地櫻桃畝產由1576公斤增加到1814公斤,畝均增收5260元。今年,張亞建又幫助韓古莊村種植10畝大棚羊肚菌,每畝出鮮菇300公斤,共計收入4.8萬余元……

一邊是群眾的帶頭人村支書,一邊是潛心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如今,他們依然繼續(xù)攜手奮進,履行著人大代表的使命與擔當,為當地群眾實現致富奔小康加上了雙保險。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yè)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www.331yg.com